Duang!Duang!“小学段”来啦!“小学段”是什么呢?我听说“小学段”不上课耶?“小学段”有趣吗?伴随着孩子们的一大堆问号,一二学部的“小学段”如期而至。
日期:11月12日 天气状况:小雨
“小学段”游学第二站: 北京市中华民族园。
回忆一月前,一分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运动会,一系列“民族文化小讲坛”、民族舞,各民族饮食、服饰、建筑、风俗等文化课程的前置性学习后,孩子们身穿各少数民族(高山族、佤族、蒙古族、侗族、维吾尔族等)服装,欢聚操场,个个英姿飒爽,队队赛出品格,可谓各领风骚!
今日,细雨迷蒙,古韵悄然,淅淅沥沥的冬雨为孩子们的中华民族园游学增添的几分韵致和浪漫气息。中华民族园这一路线恰恰沿承一分校运动民族风之续脉,老师带领孩子们进一步走入“浓缩版(精华版)”的少数民族生活聚居区,孩子们通过深入观察,体验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形态迥异的少数民族建筑,风姿绰约的民族舞蹈,与各民族土著人民亲密接触、交流等来更为深入全面地学习民族文化,感受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异同。
【今日游览路线】:汉族水草石屋——撒拉族篱笆楼、宣礼楼——傣族曼飞龙塔、八角楼、竹楼——高山族曹人会所、仓库——景颇族公房——藏族大昭寺、风情街——白族“三坊一照壁”。
(一)“老师,我有问题!”(附答案哟)
学生A(问题一):为什么那座房子的屋顶上,长满了草?
(汉族海草石屋)
学生B(问题二):为啥这个仓库要远离地面,高高在上?
(高山族仓库)
学生C(问题三):白族姑娘帽子上的白丝带为什么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盘起来?
(白族的帽饰)
学生D(问题四):白族人家门前那块白色的墙是做什么用的?
(白族建筑“三坊一照壁”)
孩子们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随着问题的不断抛出,思考如影随形,中华民族园的路途伴随着欢乐的笑声、有趣的问题、深入的思考和成功的解决。
(二)旅途中“流动的风景”
图1. 快乐旅途中 图2. 民族园留影
图3.民族舞蹈表演 图4. 撒拉族篱笆楼内
图5.高山族仓库、景颇族公房 图6.傣族八角楼、曼菲龙塔,学傣族舞
图7. 藏族大昭寺、“擦擦”、朝圣路 图8.白族“三坊一照壁”与白族服饰
(三)晒晒“我们的收获”
1. 游学小札记
2.游学人物服饰画
3. 游学绘本:《游学记——56个民族》
4.游学民族风情建筑画
实然,生活处处是教育,路上时时有课堂,“小学段”是校内教学、校本课程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由内而外”与“外而思内”的辩证互促,它是一种实践性体验式的学习,可以充分地吸纳、整合、利用校外资源以深入、丰富、拓展校本课程,也可以是学生对社会资源从不同切入点由兴趣点引发、渐次深入、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小学段”实现了校内与校外课程的辅成与深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对于培养学生观察、置疑、思考、提出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与思维,帮助学生充分浸润式感受、体验从而反馈思考大有裨益。此次“小学段”之中华民族园游学旅圆满结束,之前孩子们的无数个问号也化为了踏实的句号和激情万丈的感叹号!而思考的问号依然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