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一年级的小豆包们迎来了小学段游学第二天的课程。
“游学”是指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行学习和游玩,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简单的学,在学习之中潜移默化的体验人生,在体验当中学习,即是一个“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过程。我们此次将课堂搬至“北京野生动物园”,让小豆包们体会在游走中学习的乐趣。
考虑到小豆包的年龄、体验等各方面情况,出发之前,我们的带队老师赵文静,在小海鸥班组织了“游学安全教育”活动,告知小豆包们记好带队老师的电话、家长的电话;注意自身安全;遇到情况及时向老师或周围的大人寻求帮助等事项。小豆包们认真在游学手册上记录着,也表达着自己对走进野生动物园的渴望!
周四早上,我们在小海鸥班集结完毕后,带好手册和“装备”,向着大巴车出发。坐在大巴车上,小豆包们的心早就飞到了野生动物园里了,一路上和同学们猜测着野生动园里都有什么动物,大家都期待着跟野生动物有一次亲密接触。大巴车行驶了大约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达到北京野生动物园。小豆包们很有秩序的走下大巴车,排队进入园中。
进入园中,向右转开启我们的游学路线。第一个亲近小豆包的是黑天鹅,它在我们的队伍中昂首阔步游走,好似在说:“看我一身漂亮的羽毛,羡慕吧!”接下来是金丝猴,宝贝们认真观察金丝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尾巴。接下来有环尾狐猴、赤猴、猕猴、长臂猿等猴类,并由此想到我们课程里的《比尾巴》以及绘本故事《这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
在往前走,小豆包来到了“两虎两狮一狗”园,了解动物之间的共存。小浣熊、羚牛、蟒蛇,走走停停,注意安全的同时,小豆包们认真听静静老师讲解,了解相关知识。
“鸵鸟的颜色不一样,深颜色的是雌的,浅颜色的是雄的”“不对不对,你说错啦”两个小豆包起了争执,老师来解答:“雌鸟灰褐色,雄鸟全身大部分羽色为黑色,翼和尾部有白色羽毛。”你们观察那么仔细,可以奖励你们更近距离接触鸵鸟,喂鸵鸟!!
午餐时间到了,小豆包们那出自己备好的干粮补充能量,最感人的是你们之间的分享、餐后干净的桌面!不畏严寒的你们,给了老师们太多的惊喜。
午餐后我们观看动物表演,小熊走钢丝、跳高,小猴子骑独轮车,狮子走“S”、跳圈,小熊聪聪转到木棍。一个个文明的小观众,井然有序的进出观看台,恰当、适时、发自内心最真诚的鼓掌,表现出你们的文明有礼,最后对羊驼的解救,展示了你们对大自然、对动物的保护!
小猪、小兔、羊驼、长颈鹿是你们的最爱,冻的冰凉的小手紧紧攥着捡起落叶,只为给你们最爱的动物送去食物。你们的坚持、耐心、爱心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15:00了,小豆包们要离开了,或许是对可爱的孩子们的不舍,那只黑天鹅来给我们送行了,小豆包们也依依不舍地与它挥手告别。
一天的时间既短暂又充实,一路走一路学。走进野生动物之家,让我们的动物王国不再是“纸上谈兵”,去观察,去发现,去收获。收获的不单单是知识,还有礼貌、秩序、分享、坚持和尊重。
游学所走的路线虽结束了,可是我们的课程还在继续。小豆包们回家之后认真完成游学手册,甚至有的小豆包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用画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周五,小豆包们兴奋的将自己的“作品”交到小海鸥班。一份份游学手册、一张张画作,记录着小豆包们的感受、心情以及学习过程。
我们的“在游中乐、在乐中学、在学中游”啊,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