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落实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为了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让初三语文课堂更高效,初三语文组开展了“任务型小组竞赛”活动。 每天的小组竞赛,场场激烈精彩。教师课前不断研究小组学习任务课上巡视小组学习过程,课后根据竞赛成绩仔细斟酌分析小组学习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竞赛开展了近半个月,教师将每周要落实的基础知识、作文、古诗文、阅读理解等任务提前布置给小组,课上采用百词听写、古诗接力、随机抽取、小组讨论展示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小组竞赛,然后将所有的成绩统计出来,每周评出周冠军组进行奖励,这种小组竞赛方式调动了初三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往学生只关注自己的成绩和知识落实情况,自从采用小组合作后,他们不仅关注自己更关注小组其他成员的知识掌握情况,出现问题的小组成员他们就会想办法帮助他,更有趣的是由于竞赛的原因,他们还关注其他组的情况,就连焦梓杰这个让老师们头疼的孩子也能积极参与,他总能找出其他组的错误,这说明他这个知识点是掌握的。这种方式进行了两周后,学生们测试成绩一改往日半个班不合格的局面,即使有个别学生落后,教师通过个别辅导的方式也能辅导过来。这种方式的竞赛学生非常喜欢。 活动过程中亮点纷呈:一是竞赛小组学生能够根据学习任务做到认真自学,小组长能够带领本组成员积极讨论,竞赛学生在积极的讨论中,热烈地合作学习中不知不觉的掌握了知识,学生学习的热情非常高涨,积极配合同时展示内容,努力争取精彩展示,在课堂上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二是竞赛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做到突破难点,重点,会的同学通过给不会的同学的讲解,思路更清楚了,表达能力也强了,不会的同学通过同学的讲解理解更容易,掌握的更好了。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三是竞赛小组同学都有归属感,小组中的所有成员,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学困生都要在竞赛中进行展示,老师在小组展示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自信心,不管学生有没有天赋,都要培养他们昂首挺胸,大胆发表意见的意识,一改以往只有个别优秀生唱独角戏的局面,每个人都能通过展示发现自身存在的优势,让他们相信自己,视自己为有价值的人。 这次小组竞赛活动还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看到了小组建设的闪光处,同时也找到了小组建设存在的问题。小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只有将小组建设进行到底,才能进入高效课堂佳境。我们会在中考前进的道路上继续摸索,不断前进的。
手拉手、肩并肩,初三这一年,咱们一起走!
作者:张梦婷
发布日期:201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