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天,阳光明媚和蔼,不经意地透过薄薄的云层,化作屡屡金光,洒遍大地,留下了款款热情;五月的天,风儿缓缓地、含情地轻抚身边的小孩的脸,轻轻地、柔柔地唤醒冬天里贪睡的青蛙;五月的天,小溪变得丰满起来,哗啦啦的停不了脚步,似乎要奔向远方;五月的天,一分校的小龙娃们退去厚重的衣衫,换发着朝气,散发着活力,呈现着缤纷。
人们常说,要么去旅行,要么去看书,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途中,因为只有在途中的人,才勇于探索,才会发现新的事物,才会知道自身存在的不足。
2017 年5月2日,孩子们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小学段,经过前期的学习和准备,对于最美乡村蔡家洼,小龙娃们有了一些了解。这里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幽雅,交通便利。蔡家洼的五音大鼓被列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到这里我们就在叔叔阿姨的帮助下学习制作小电扇,从认识马达到固定木头块儿,我们面临着一个又一个挑战,小小的我们或是同伴合作,或是借助工具将小电扇的立柱固定好,之后更是小心翼翼的链接电线,大家认真的小眼神感动着身边的叔叔和阿姨。大家都说,一分校的小龙娃好专注啊!“哎呀!怎么回事,我的风扇怎么不转呢?”“别急,别急,我来帮你看看!是不是电池放的不合适?是不是线路没有连接好?”孩子们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在不断的排除和调试中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老师,我的风扇转起来啦!太开心了!” “我们的也都转起来啦!”
“咦!这些草帽是干什么用的?”孩子们惊奇的问!“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工作人员亲切的回答。在简单了解草帽的用途之后,孩子们开始了创作,儿童间相互启发创作的灵感、彼此欣赏,团队间合作礼让,相互悦纳。
提到“种子”这个词语你会想到什么呢?也许在我们成年人的世界里会有很多科学的解释。但是在孩子们眼里,它们就是那一个个能够长出果实的“小豆豆”。一个个顽强的生命故事……
在讲解员叔叔的指导下,我们了解了种植的方法和步骤,小龙娃们对于种子格外关照,从种植开始就严格按照科学原则精心呵护,不敢有一点疏忽,多少土?几杯水?如何给种子挖个舒适的“家”?怎么为它们“盖被子?”小龙娃们一丝不苟的完成着。我们都期待着自己的小种子可以开花结果!孩子们开心的学着、玩着。从种子到种植,从结构到用途孩子们说的头头是道。
一颗小种子,点燃了孩子,他们又像小种子一样,在不断的孕育成长。游学绝不是享受,而是一种感受,一种体验,在体验中孩子们寻找着自我、建立自信,培养独立的人格。我们一起期待着“小种子”破土而出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