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提出:我们应该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教会学生思考。我们以此次春季游学课程为载体,通过借助项目式研究这一学习方式,增强孩子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我们先以太阳能热水器和制作泡菜的项目为例,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PBL,并根据所选路线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植物如何将吸收的水分和肥料转化成自己所需的养分?”、“如何让中国博物馆吸引更多的外国友人?”、“天坛从古代到现在发生过什么变化?”等等都是孩子们在对路线了解的基础上想出来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师生一起修改问题,使之更具研究的价值。
【头脑风暴,合理分工】
小组确定研究题目后,借助鱼骨图头脑风暴出选择该题目的原因,以“如何延长植物的生命?”为例,孩子们边讨论边画图,最终确定了研究原因:想让世界有更多的绿色;想知道植物过了生命周期还能不能继续生存?想让大自然一直有绿色等等,问题的提出带动孩子们探究的步伐,这样孩子们的研究才更有方向。然后组长进行合理分工。
【查阅资料,数据支持】
学校触手可及的资源为孩子们搜集材料提供了便利,欣怡发现:火山灰里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所以他们小组想要创设一个模拟的生态环境。志涵、梁臣和泓毅参考地球仪来了解各地的环境和气候,为项目研究做准备。
未来已来,大数据时代,孩子们在研究“如何让皮影更受欢迎”这个问题时,就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发现皮影类比综艺、电影、动画片等受欢迎程度略低,这在之后的研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由于在校时间有限,孩子们还利用晚饭后的时间讨论任务的分配情况以及项目研究内容的进度,热情相当高涨!
【整合项目申请表】
孩子们在老师的点拨和小组智慧众筹下,借助思维导图、鱼骨图等方法完成了项目申请表。
【游学中生命的拔节】
接下来就需要在游学的过程中验证猜想是否正确,研究的题目是否有意义。孩子们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学习的绝佳机会,瞧这认真脸多迷人,听完老师的讲解立马做笔记的样子太美好。
【项目成果】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游走于自然与生活的课堂就是这样奇妙而富有意义,大自然、生活中所蕴含的丰富信息,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探究脑海中的小问号变为欣喜的解答,开拓眼界,体验探究的快乐,收获成长这些将是孩子们无形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