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9日下午,七年级学部召开期末诊断数据分析会。分析会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分析解读期中诊断后针对一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并设想下一步的工作。
语文学科备课组长丁建红老师呈现了精彩的发言,分析围绕关键词“兴趣引领、提升素质”“相互汲取、科学备考”“剖析得失、共享共勉”展开。首先,七年级语文学科组引领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年级才艺展示、名著阅读规划、阅读沙龙、诗歌颂读会和晒书单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灵浸润和点点滴滴思想的启迪。其次,老师们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良好的预习习惯、记笔记习惯、读书习惯和写作习惯等。最后,丁老师就期末诊断进行了数据分析并展示了个性化的寒假作业。
英语备课组长徐宁老师发言的通过对比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的数据,分析学生的整体表现.可喜的是,得分80-99的学生所占百分比都有不同比例的上升。其次,通过三线分析,把数据分析落实到梯队或个人,并提出了针对各个梯队的具体改进措施。最后,他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数学组王贺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数学组在第二学段所做的工作以及效果,如开展速算比赛、每日一题活动、制作数学小报等。接着,她在年级层面就数据进行了分析,找出孩子们的闪光点和薄弱处,找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最后,她为大家呈现并讲解了个性化作业设计。
课程办主任章巍老师做了总结发言,他对数据分析提出了三点要求:一、在当前的环境下,老师们应该有数据观念。要善于认识数据和利用数据。二、老师们在进行数据分析时,不能停留在数据本身, 而是要反思数据背后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制度采取相应的措施。三、数据分析应该要面向个体,数据应该指向具体的学生。
刘艳萍校长参加了会议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她说,七年级学部有一支特别优秀的团体,团队合作的过程也是一个磨合的过程,是一个共同形成教育合力的过程,是共同把教育往前推的一个过程。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老师们一定要有道路自信才能把课程改革做得更好。七年级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分类教学以及个性化作业的设置,都是面向学生个体的,体现了学生第一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