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是我校教育教学峰会的第三天,在行圆楼六层的分会场分别由李玉华、范晨、张林春、李海洋四位老师对她们的教育做出了自己新的定位。
李玉华老师—《做心明眼“盲”的教师》
李老师说:“个性之于人就像香味之于花。一个没有自己个性的孩子,就像一朵没有香味的花朵。”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李老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开展个性化教育以满足每个孩子的个性化需求,让孩子的知识及身心发展达到最优状态的同时,学以致用,帮助孩子们通过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提高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范晨老师—《做学生身体的高级保姆》
范老师集戏剧、舞蹈、健美操于一体,讲述了自己如何做好学生“身体”的保姆,从教学实践中出发,博采众长,聚焦时尚节目,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火花。
张林春老师—《用课程点亮孩子们的心灯》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去设计教学活动,构建以学生的体验、思考、参与为中心的课堂,并引领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当今我们课堂需要我们老师做到的。基于这样的一个目标张老师从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两个方面进行了自己的大胆尝试。虽然常规课的课时压缩了,但是通过课程的合理设置,孩子们还是会有许多阅读和探究的时间,不同层次的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推进学习的进度。
李海洋老师—《孙悟空如何翻出如来佛的掌心》
作为O2O组员之一的李老师,在这次分论坛中给大家分享了一系列有关于O2O教学的要点。O2O教学不仅解放了教师生产力,还使学生翻身成为主人。李老师在汇报中还向大家细述了他的心得体会:
1、对自学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不留后遗症。
2、最大限度地针对个体,避免学生差异过大。
3、不仅要关心在“试验田”中的生长,更要考虑未来的推广。
最后由章巍老师为本场分会做出精彩点评:
章老师从一位教授的女儿学游泳的故事入手,给我们娓娓道来教育的真正意义。教育应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就像一棵树,从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如果一所学校能在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自己兴趣之所在,真正让他们知道兴趣在哪里,也让老师有机会把自己的兴趣转化成动力,这样的教育才有可能变得丰富、健康,也才能把一个人的能力挖掘出来。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它的事业,从表面来看虽然平凡,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之一。”
每个教师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陶渊明的舞台在田园,岳飞的舞台在战场,王安石的舞台在新政,朱自清的舞台在荷塘……作为教师的我们也是这个生命舞台的主角。我们的舞台可以在课堂上,在体育场上,也可以在社会的各个岗位,更可以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愿十一一分校的每一员经过这次“重新定义我们的教育生活”为主题的第二届教育教学峰会后,都能不断在学生成长中领悟成就感,在自己的舞台上秀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