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志同道合的伙伴约定坚持做同一件事,会让彼此相互督促、乐在其中,从而取得很大进步。为了让同学们找到更好的学习方式,一个月前,八年级自主管理学院设计了”成长伙伴计划”活动。
此次活动以导师组为单位,每个学生自由组成两人伙伴小组,约定在四周的时间里共同做一件事,并在每周三导师组时间,由导师组织,学生对约定的执行情况进行反思总结。
在拿到伙伴计划单之后,同学们便认真思考,选择谁来做自己一个月的共事伙伴,而这对于平时伙伴很多的同学来说实在难以取舍,所以老师们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允许三人成组。而同学们的约定计划也有多种,一起弹琴、一起踢球、一起改错、一起去图书馆……
而彼此成为学习伙伴、与对方一起完成学习任务的计划可谓最多。
杨奇坤和翁楠就是在我们身边的一对学习伙伴,两人平时的成绩都很好,可在学习上也有着各自想改的毛病。翁楠平时效率高,可总会因为做题时发呆走神而出错,杨奇坤专注力好一些,可做数学作业的时间莫名地非常多……于是二人一拍即可,互相监督,以求改进彼此的学习状态和效率。
每每自习课,都能看到两人坐在一起学习的身影,而且也都会尽量去改正自己和伙伴发现的毛病。只是她们的学习计划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每周反馈时,二人也会讨论约定执行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在活动开始之初,两人之间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交流,在指出了对方的问题之后,不再关注对对方的督促。而在导师的引导下,两人开始有了更多的交流,在执行中便把进步和烦恼向对方说出,以便在接下来的执行中改进调整。也许,我们就是需要伙伴这样一面镜子,看到对方的优点去学习,看到自己的不足去改进,也为对方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这就是伙伴的力量,它让我们一起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在弹琴中互相欣赏、在图书馆同享书香,在球场上英姿飒爽……相信,在追逐目标的道路上,有了伙伴的陪伴,我们可以事半功倍。
就在上周,伙伴计划结束,相信认真计划,并努力落实的同学们收获一定很大。大家纷纷写下了自己这四个星期的收获和对自己的期望。从同学们写下的感触便能感觉到,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认真计划并落实了的同学们都的的确确获得了很大的收获。很多同学还因此和另一个小伙伴的关系走的更近了。
独行者步疾,结伴者行远,成长的道路上需要单枪匹马的勇气,也需要结伴同行的智慧。长达四个星期的活动已经结束,而与伙伴的约定却还未过期,我们享受与伙伴共事的乐趣,也会将约定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