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3日下午16时30分,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在意诚楼报告厅举行了第一届课程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会议由教师发展中心叶翠主任主持,课程委员会全体成员参加。
会议一开始由刘艳萍校长为新成立的三个教师专项领域研究工作室的负责人及其参加人员颁发了聘书。
高端课程研发工作室
学习路径实践研究工作室
游戏化思维课程实施工作室
接着课程中心章巍主任就课程实施和2018中考改革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解读。章巍主任首先从北京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工作会和海淀区中学教育工作会谈起,会议的主要议题直指两大核心:一是课程设置,二是课程评价。
章巍老师为大家诠释了文件折射出的几个关键点:1.自主性,改革方案给了各级学校更多的自由权,尤其是我们这样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可以通过融合的方式进行更多的创新。2.连贯性,要统筹九个年级的课程。3.综合性,可以跨学科、跨年级的进行课程整合实验。4.主题化,聚焦一个主题,跨学科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将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为同一个主题服务。5.实践性,要在各个学科开设不低于10%学时的综合实践活动。七、八年级要有开放性的科学实践活动。6,选择性,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通过以上六点的分析,再结合我校一年来进行的课程改革实践,我校的课程设置结构和思路越发清晰,呈现出了一二年级的全科课程体系,三四年级主题课程下的分科加综合的课程体系,五至九年级分层分类”选课走班”的可选择性课程体系,每个学程的衔接不是一下子跳跃和跨越,而是循序渐进的无缝衔接,可以说我们目前的课程架构和北京市的中考改革方案完全契合。这是我们目前的优势,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所以章巍老师接着为委员们展示了2018年中考改革方案,并深入浅出的进行了剖析,让委员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中考不止是科目、形式上的变化,更多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改变,今后的中考是向更宽处去考,在接触中考,在实践中考,在生活中考,把社会大课堂所学考出来。因此命题是向“宽”和“活”调整,难度逐渐降低。为了委员们形象直观的看出中考的变化,章巍老师用了数学中排列组合的方式将今后中考学生可选的九种组合和54种计分方式通过大屏幕展示出来,引起了委员们的热议,这数字组合的背后其实是在警示我们:要发现学生的强项,突出优势学科,尊重学生个性。
形势迫在眉睫,我们该何去何从?
章巍老师先从我校所具备的优势谈起,给了老师们以极大的鼓舞和信心。“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他说新的改革方案更加坚定了我们的课程信念,它为我们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同时一年多的课程实践我们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不是迎难而上,而是顺势而为;再有中考改革引发了像我们一样的草根学校的逆袭;最后他强调九年一贯制可以成为我们的重要的优势,它可以让我们整体规划我们的课程设置,我们可以大有所为。但是章巍老师也强调,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我校也面临着原有课程优势被冲淡的挑战,还有教师队伍综合实力也将成为打赢这场战役的制胜关键,因此我们要解放思想,打破边界进行自我突破,不光要打破书本的边界、学科边界、更要打破学部边界、学程边界,然后进行课程结构和内容的调整以及育人方向的调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我们的学生优势更优,长板更长。最后章巍老师向全体委员发出倡议,改革来袭,让我们分担风险,智慧众筹。为了我们的学生能更好的分配未来。
刘艳萍校长在会议结束时谈了两点感受,她说这次的中考改革预示着国家选拔人才的重大改变,这是一种国家意志,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是时代要求,是谁都回避不了的,作为一分人,我们只有在改革的浪潮中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凭借我们的优势继续往前走,才能使我们的课程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才能办成老百姓满意的学校。
这次会议结束后,课程中心将组织全校教师分成语文、数学、英语、理综、文综、艺术技术六个大组就中考改革方案进行讨论,制定出各学科的课程改革具体实施策略。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一分人,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一分校的课程改革之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越走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