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无尽的海洋,而我们掌握的知识在茫茫学海中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更多关于数学的知识。八年级数学组的老师们在假期作业中布置了数学名著阅读这一项任务。于是孩子们有的阅读了《九章算术》,有的阅读了《几何原本》,还有的阅读了《周髀算经》。
《九章算术》 在中国古代数学发展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大约成书于东汉时期。全书共收集了246个数学问题并且提供其解法,主要内容包括分数四则和比例算法、各种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关于勾股测量的计算等。有的学生竟读的是文言文版,虽只读了她较感兴趣的第八章方程,但却知道了关于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正负术曰,同名相益,异名相除,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其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负无入负之”。
《几何原本》是欧几里得的一部数学著作,看书的名字,就知道它写了几何方面的知识,像“过两点能作且只能作一直线”这样的公理,原书中都有详细的讲解。在古算书《周髀算经》中有关于圆周率“径一而周三”的记载,虽然比起现在的数学家的研究,有些数字可能不太准确,但是这足以体现出古代人的智慧与钻研的精神。通过对这几本书的研读,我们知道了现在学习的数学定理的“前世今身”。
在读老师推荐的这些书之前,我以为研究数学的大多都是外国人,没想到中国还有如此的巨作。书中的一字一句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而他们几代人的智慧的结晶不仅为数学发展做出了贡献,也将数学的文化永远流传下去。我觉得不仅仅要掌握课内所学的知识,也要看看类似这些有关数学的古籍名著,这样才能了解更多知识,了解数学的奥妙,我想,这也是老师们布置这项任务的目的吧。